《买花》阅读及答案
在日常学习和工作中,我们经常接触到阅读答案,借助阅读答案我们可以检查自己的得与失,分析原因及时总结。你知道什么样的阅读答案才能切实地帮助到我们吗?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《买花》阅读及答案,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。
买花
白居易
帝城春欲暮,喧喧车马度。
共道牡丹时,相随买花去。
贵贱无常价,酬值看花数。
灼灼百朵红,戋戋五束素。
上张幄幕庇,旁织笆篱护。
水洒复泥封,移来色如故。
家家习为俗,人人迷不悟。
有一田舍翁,偶来买花处。
低头独长叹,此叹无人谕。
一丛深色花,十户中人赋。
本诗中的田舍翁“低头”、“长叹”的原因是什么?这两个词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:请结合全诗作简要赏析。
答:此诗的最后两句揭示了田舍翁“低头”、“常叹”的原因。仅仅是为了买深色花,那些达官贵人,就要挥霍掉十户中等人家的税粮;他们卖花的钱到底是从哪来的?说穿了就是像那位看花的田舍翁们,那些达官贵人的衣食住行,有哪一样不是来自从老百姓身上榨取的血汗。诗人借田舍翁“低头”与“长叹”反映出了剥削者与被剥削者尖锐的矛盾。
赏析:
全诗分两大段。“人人迷不悟”以上十四句,写京城贵游买花;以下六句,写田舍翁看买花。 一开头用“帝城”点地点,用“春欲暮”点时间。“春欲暮”之时,农村中青黄不接,农事又加倍繁忙,而皇帝及其臣僚所在的长安城中,却“喧喧车马度”,忙于“买花”。“喧喧”,属于听觉:“车马度”,属于视觉。以“喧喧”状“车马度”,其男颠女狂、笑语欢呼的情景与车马杂沓、填街咽巷的画面同时展现,真可谓声态并作。下面的“共道牡丹时,相随买花去”,是对“喧喧”的补充描写。
借车中马上人同声相告的“喧喧”之声点题,用笔相当灵妙。 这四句写“买花去”的场面,为下面写以高价买花与精心移花作好了铺垫。接着便是这些驱车走马的富贵闲人为买花、移花而挥金如土。“灼灼百朵红,戋戋五束素”,一株开了百朵花的红牡丹,价值竟相当于二十五匹帛,其昂贵何等惊人!那么“上张幄幕庇,旁织笆篱护,水洒复泥封,移来色如故”,其珍惜无异珠宝,也就不言而喻了。
以上只作客观描绘,直到“人人迷不悟”,才表露了作者的倾向性;然而那“迷不悟”的确切含义是什么,仍有待于进一步点明。白居易的有些讽谕诗,往往在结尾抽象地讲道理、发议论。这首诗却避免了这种情况。当他目睹这些狂热的买花者挥金如土,发出“人人迷不悟”的感慨之时,忽然发现了一位从啼饥号寒的农村“偶来买花处”的“田舍翁”,看见他在“低头”,听见他在“长叹”。
这种极其鲜明、强烈的对比,揭示了当时社会生活的本质。诗人不失时机地摄下了“低头独长叹”的特写镜头,并从“低头”的表情与“长叹”的声音中挖掘出全部潜台词:仅仅买一丛“灼灼百朵红”的深色花,就要挥霍掉十户中等人家的税粮!这一警句使读者恍然大“悟”:那位看买花的“田舍翁”,倒是买花钱的实际负担者!推而广之,这些“高贵”的买花者,衣食住行,不都来源于从劳动人民身上榨取的“赋税”!诗人借助“田舍翁”的一声“长叹”,尖锐地反映了剥削与被剥削的矛盾。敢用自己的诗歌创作谱写人民的心声,这是十分可贵的。
通过描写驱车走马的富贵闲人为买花而挥金如土,不失时机地推出老农低头长叹的特写镜头,以极其鲜明强烈的对比,揭示了当时社会“富贵闲人一束花,十户田家一年粮”的贫富差距,尖锐地反映了剥削与被剥削的矛盾,揭露深刻,讽刺辛辣,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。 牡丹成为名贵的观赏花卉,始于隋朝盛于唐朝。"唯有牡丹真国色,花开时节动京城。"(刘禹锡《赏牡丹》)在唐代牡丹就已被推崇到"国花"的地位,以其国色天香赢得唐代人的喜爱。据不完全统计,仅《全唐诗》中就收录了五十多位作家的一百多首吟咏牡丹的诗歌。但是唐代诗人们并没有完全陶醉在牡丹花的美妙之中,他们透过牡丹繁盛的表面现象,敏锐地发现其背后隐藏着的社会问题,通过诗歌表达了他们对劳动人民困苦生活的同情。这是唐人吟咏牡丹之作中思想性最高的,白居易的《秦中吟》之十《买花》诗可作为代表。
题目
1、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,不正确的一项是()
A.开头四句从时间、地点落笔,既写出车水马龙般的都市繁华,又写出买花人之多。
B.牡丹种植不仅十分辛苦,还需精心呵护,诗人对种花人田舍翁寄寓了深切同情。
C.京城豪贵以高价买牡丹为荣,并乐此不疲,以致一株红牡丹抵得上五束素的天价。
D.诗歌叙事自然,用大量笔墨表现与牡丹花相关的人和物,卒章显志,发人深省。
2、白居易主张“歌诗合为事而作”,请结合这首诗和《观刈麦》的具体内容简要分析。
答案
1、B
2、 ①两首诗都因事而作,有感而发。《买花》叙写“京城贵游”不惜重金买牡丹花的现实,揭露了社会矛盾;《观刈麦》叙写人民劳动艰苦、生活贫困的境况,指责了造成人民贫困之源的繁重租税。
②两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,都有讽喻现实、补察时政的意图。
作者简介
白居易(772年—846年),字乐天,号香山居士,又号醉吟先生,祖籍太原阳邑(今太谷县,一说祖籍为同州韩城,今韩城市),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(今陕西渭南), 生于河南新郑 ,唐代现实主义诗人、唐代三大诗人之一。
白居易少年时经历藩镇战乱,立志苦读。唐贞元十六年(800年),进士及第。
802年,与元稹同时考中“书判拔萃科”,授秘书省校书郎。后又罢校书郎试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,及第,授盩庢(今西安周至县)县尉。历任进士考官、集贤校理,授翰林学士等职,在任期间,除草拟诏书外,经常上书论事,积极参政,直陈时弊。815年,宰相武元衡遇刺身亡,白居易上表主张严缉凶手,被认为是越职言事,遭诽谤贬为江州(今江西九江)司马。822年,出为杭州刺史,后又做过短期的苏州刺史。827年,拜秘书监,次年转刑部侍郎。晚年的白居易在洛阳度过了生命的最后阶段,于846年8月病逝后葬于洛阳龙门香山琵琶峰,追赠尚书右仆射。
白居易是唐代最高产的诗人之一,
其诗歌题材广泛,语言平易通俗,富有情味,现存有3000首。代表作《琵琶行》《长恨歌》等经典作品得到了广泛传播和流传,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。
白居易在政治领域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,任职期间,表现出了卓越才干和良好的治国思想,为唐朝政治的发展作出了贡献。
同时,白居易在文学上从理论和创作实践中倡导了新乐府运动,强调了诗歌的“美刺”作用。